[摘要]文章從施工方法和結構體系上對公路橋頭路基工程的處理進行探討,并提出公路橋頭路基工程的處理措施,特別對軟弱地基上的橋頭路基工程處理提出方案,以減少因橋頭路基工程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橋頭跳車病害。 一、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公路建設事業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績,投入營運的各等級公路越來越多。從公路事業的使用情況看,總體工程質量情況相對較好,但也存在一些橋頭路基的填筑工程質量問題。如何避免和減少因橋頭路基工程的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橋頭跳車病害,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公路橋頭病害原因分析 (一)結構突變 橋臺與橋臺背面的路面,在結構上存在著差異。從路面結構組合可以看出,是兩個不同性質的路面體系,一側是鋪設在橋臺背墻頂面柔性面層與剛性橋臺組成的雙層路面體系;另一側為柔性或半剛性多層路面體系。在車輛荷載作用下,墊層、基層密實度迅速增加,結構層壓縮,而橋梁為剛性體。由于在建筑過程中,基礎處理得比較好,一般認為沉降已經完成,相對路面而言,沉降可為零。而另一側抗變形的能力就不同,兩者在壓縮沉降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相對而言,沉降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現,使路面結構遭到破壞,造成跳車。橋涵通常位于有河谷、溝渠的地方,地下水位較高,有些地方土質又不好,多為軟土,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空隙比大,常含有機質,壓縮性高,抗剪強度差,一旦受到振動,結構容易遭到破壞,強度便迅速顯著下降,橋涵構造的背墻處,路基填筑高度一般比較大,產生基底應力相對較大,在車輛荷載作用下,更容易引起低級沉陷,且變形穩定歷時往往持續數年乃至數十年。即使一些穩定的地基,在外荷載作用下,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個問題。 (二)施工措施不當 臺后填料一般為滲透性材料,存在著多孔隙,在施工工藝上采用分層填筑、分層壓實的要求。但在實際施工中,該部位是一個薄弱環節,一般是橋臺完工以后再填筑臺背。由于作業面小,壓實機既不能過分靠近接觸臺背,也不能將填料顆粒間孔隙完全消除,在車輛荷載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填料迅速壓縮,空隙率降低,便在短時間內產生壓縮沉降,造成跳車。在工程實踐中,即使施工時工序正常,壓實度達到要求,但臺后填土較高,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產生不可避免的沉降。 三、 橋頭高填路基的防治措施 (一)處理好地基 處理好地基是控制橋頭跳車的重要措施。特別是對軟土地基處理,普遍用換填法,用透水性比較好的砂礫料對基底進行換填,使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 (二)處理好臺背路基的回填 臺背路基的回填,在實際施工中,是一個薄弱環節,施工工序必須正常,壓實度必須達到要求,分層厚度必須嚴格掌握,檢測應該認真負責。特別是對軟土地基處的臺背路基的回填,更應該嚴肅認真。 在某鋼筋混凝土蓋板涵的施工中,該處地下水位比較高,挖深1.50 m就出水,土質為含砂低液限黏土,四周圍地勢又比較高,基坑開挖以后,形成了淤泥,又排不出去,施工難度很大。為了處理好地基,證承載力,必須進行砂礫石換填。當時準備了足夠的砂礫石材料,按設計要求,對基底多挖了1.0 m深,如果直接把砂礫石倒在淤泥上進行換填,必然造成砂礫石被淤泥隔斷,而不形成一個整體,達不到所需承載力和強度的要求。因此,準備了足夠面積的土工布,待基坑挖到標高后,立即將土工布雙層鋪在淤泥表面,立即進行砂礫石換填(見圖1)。從一端到另一端進行換填,并將淤泥逼到另一端已挖好的低洼處排泄掉。這樣,砂礫石就形成了一個整體層。第一層換填時,厚度為0.5 m,然后用重型人工夯進行夯實,因為此時機械壓路機還進不去。待第一層換填完畢,檢測合格后,第二層以后按0.2 m厚進行換填,用10 t壓路機進行壓實,效果比較好。換填時必須注意,鋪設的土工布必須是不透水的,土工布不能被刺破;油诘綐烁吆蟊仨汃R上進行換填,否則待淤泥沉積后,又形成一個軟弱層,更不利于地基的承載力。換填后,經過檢測,砂礫石的壓實度達到了設計要求的標準,在93%以上,換填深度為0.80 ~1.00 m(設計為0.70 m)。換填完成后進行涵洞的施工,因當時基底換填時,就考慮了臺背回填的因素,縱向換填的范圍比較大,待涵洞建成,對涵洞臺背路基進行回填時,就按正常程序進行施工。第二年鋪筑瀝青路面時,沒有發生臺背路基下陷情況。 (三) 對接頭處進行處理 瀝青路面施工時,橋梁與瀝青路面間接縫,往往由于該處瀝青路面難以碾壓密實而沉陷和出現壅包。施工時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不宜太高,一般控制在80℃~85℃最好,混合料溫度太高空隙率就大,碾壓密實冷卻后,必然要和橋臺之間形成一個微小的錯臺而形成跳車。碾壓時,對接縫應該采用橫向碾壓的方法,達到碾壓密實,消除壅包。 (四)嚴格控制施工 合理安排好施工計劃,施工時必須按規定操作,應遵循早開工、工期長一點的原則進行,控制好填料質量,盡量采用輕型材料、滲水性好的砂礫材料,不合格的材料絕對不能使用?刂坪妹繉犹钪穸仍15ml~20 ml之間,灑水要均勻,大于最佳含水量0.5%左右即可,碾壓必須認真負責,對邊角處應該采用小型壓實機具進行碾壓,并對每層填筑質量實施檢測,特別是控制好壓實度。壓實度檢測必須對邊角處進行檢測。這樣才能更好地減少病害。 四、 結語 對橋頭路基工程處理不當而引起跳車,施工部門施工的工程質量是主要原因。施工單位應該針對不同原因,提出方案,合理縮小造價和縮短施工期,提高工程質量,才能有效地避免因橋頭路基處理不當而引起的橋頭跳車病害,有效地改善行車條件,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上一篇:木馬病毒分析及其防治方法
下一篇:淺談對通信行業全面預算管理建設的現實性探討
自考實用工具
自考新生入門
考生交流群 咨詢客服 app下載
微信考生交流群
自考之家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