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性與差異性 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法人組織,企業在經營思想、經營目標、組織形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必須符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同時,面對相似的經營大環境和企業管理發展的大趨勢,它們還必須遵循企業經營的基本理念,這是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 這些內容融入企業的文化建設中,形成企業文化一定的“共性”或普遍性。 然而,對具體的企業來說,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環境、條件、發展目標、經營管理方式、發展歷程和文化傳統,這些因素造成了企業文化千差萬別的“個性”或差異性。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并沒有固定的模式,企業文化也不具有通用性。 穩定性和發展性 企業文化一旦被企業全體成員所接受,成為全體職工共同的追求和行為準則,就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發揮作用,因此,企業文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但是,穩定性并不意味著企業文化是一成不變的,或不可改變的。 繼承性 企業文化的繼承性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 從縱向看,文化是前人留給我們的重要遺產,任何人都不可能割斷歷史。在企業文化塑造實踐中,必須對傳統文化加以甄別,吸收借鑒有益成分,古為今用。 從橫向看,優秀文化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它具有強大的滲透性和擴散性。在企業文化建設實踐中,必須采用“拿來主義”做法,吸收別國、別家企業文化的優點,為我所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 可塑性 企業文化不是“天然”的,而是“人造”的,并且不會自動生成。企業文化是企業領導者大力倡導、身體力行,并由企業各級管理者和各部門共同努力、積極推進,逐步塑造而成的全體成員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企業文化的可塑性就體現在企業文化塑造的過程中。 潛移性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一種精神,企業文化不能直接作用于物質對象。 企業文化的作用對象只有一個,那就是人。 企業文化對人的影響往往不是立竿見影,而是潛移默化的。 當一種正確的價值觀逐漸被員工所理解、接受,員工就會將其逐漸內化為自覺的行為,并悄然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項活動中去。 隱形性 盡管企業文化從構成上看包括產品的特色、造型、包裝、品牌設計,以及廠服、廠歌、廠徽、廠旗等有形的物質部分,但企業文化更主要是一種意識形態,它以價值觀為內核,隱形于企業員工的心靈之中。 |